【皇冠app】爱的回响
记第二届“青年岗位能手”王将老师
2016年,走出大学校门的他怀揣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憧憬来到皇冠app,进入教育界,从此落地开花!在六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,他用专业知识托举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,用阳光热情感染一个又一个同学,在希望的土地上奉献青春、挥洒热情,收获成功。他就是皇冠app第二届“青年岗位能手”王将老师。
用扎实学识做教学
“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”,入职伊始,王老师就把爱因斯坦的话当做自己在教育战线奋斗的信条。王将老师深知,教师是个吃业务饭的职业,唯有不断提升自己,不断提升教学水平,才能对得起这份职业,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对得起老师这个名字。他刻苦精研教材,用心教研活动,打磨课堂反思,积极参加各种活动,不断向身边的优秀榜样请教学习。这些努力促进了王将老师的快速成长。从刚踏上讲台时的手忙脚乱,到现在的轻松掌控全场,王老师的课堂轻松活跃又能发散思维,深挖情景又深度契合教材。
几年的时间里,他多次获评全国生物奥赛优秀辅导员、恩施州指导教师一等奖、校级“四有好教师”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“教坛新秀”。他的课多次获教艺比赛一等奖,所授公开课在与华科附中、北京四中等名校交流中广受好评。
他说:“四年高三其实是在和学生一起成长,每届复习备考都有很大的收获,在这个大神聚集的校园里,我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,这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压力。”
去年暑假,王将老师利用自己的假期时间,去清华大学和人大附中学习一些高端前沿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,并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渗透、应用。
王老师执教多个班级,班级水平差异大,学生水平也不一样,如果一把尺子去丈量效果就不太好。王将老师除了备课上课的要求有所不同外,还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辅导。比如基础较差的学生,要弄懂这么多繁杂的生物知识点可不简单,王老师则会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方法,带领他们制作大小思维导图,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,从而大大降低学习难度。很多学生也跟王老师反馈,这种方法效果很好。而对于基础好一些的学生,他会适当进行一些拓展提升,或在讲解题目过程中穿插一定难度的思考。依靠这种个性化学习对策,使得所有学生都“吃得饱”且“吃得好”。
新课改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是个考验,王老师说“这种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,需要平时不断的训练,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总是把这类知识点设计成问题,让学生自己总结,并要他们分析哪些是得分点,自己的答案能不能得分,最后才是我的总结讲解,这样进行了几个月的训练,有的学生从开始的空着不敢动笔,到能迅速分析问题并找到得分点,学生很开心,我也很轻松。”
用仁爱之心做教育
爱因斯坦说过,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,它远远超过责任感。
王老师就是一位充满爱的老师。他积极阳光的形象,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,学生都亲切的称呼王老师为”将哥“。他经常告诉学生“高中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”。这个阶段学生压力确实很大,他们正处于一个思想形成的过渡期,需要周围人好好引导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而老师正好天天和他们在一起,就是他们的引路人,所以学生无论学习有问题,还是思想有滑坡,学生都喜欢来和将哥“聊聊”,有时候是咨询学习方法,有时候是畅谈职业规划,有时候是倾倒负能量垃圾,而王老师总会用耐心和细心逐个化解,学生总是满脸忧愁的来,精神昂扬的归。
王老师回忆:“最让自己难忘的是2021年。当时,王老师带了两个高三毕业班,同时还跨年级带高二一个班,高一年级生物社团刚成立,还要兼任社团指导老师,工作量太大,一学期没有一天的休息时间:高三的复习备考很重要,高二的新课学习也很重要,高一生物社团的植物组织培养、解剖、酿酒等各种实验同样需要认真准备、同事都笑我每天穿插于三个年级,不来上班都没人知道”。虽然工作很累,但是王老师只要对学生有利,自己再怎么累都是值得的。学生见他们的“将哥”为了他们的前途很辛苦,总是耐心的帮他们解答学习问题,寻找提分对策,关心他们的生活,用一身正能量,带动着每一个他的”骄傲”。学生们除了用成绩回馈,还经常以“小纸条”表达他们的情感,有时下课回来桌上多了一些零食或者水果,有时候下班回家路上,会听到一句“将哥辛苦了,回去早点休息”。
在这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中,王老师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。
德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王老师说,爱是有回响的。高中是人生至关重要的阶段,一个好的教师就如同一个人生领航员,在学业、心理、三观方面都能影响他的学生。
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王老师明白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,不断修炼内心,才能源源不断的输出。在教育路上,他初心不改,勇毅前行。